江苏中路环保主打“技术”+“服务”,合理优化有机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完善并提升有机废水处理当然品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先要克服这些难关

 发布时间:2019-06-28 09:24:12浏览量:338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都是一些洗漱厨房用水或是便池冲洗水,农村和城市不太一样,在污水排放的建设上,比不上城市那么的完全,所以也导致的农村水污染严重,这些污水如果不得到及时解决只会导致恶性循环。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相关内容是什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1、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把污水投放到长有沼泽植物的地方,通过植物根部和微生物对污水里面的元素加以吸收,用这样的方式净化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2、土壤净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土壤净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天然的讲解系统。这种系统使用设备把污水传输到地下近五十米的土壤中,然后污水开始慢慢扩散,土壤表面存在很多的微生物,污水中的污染物会被根部吸收降解。这种系统在前期建设过程中只需要很少的成本,装置处于地下。
 
  3、生物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分为两类,一种是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一种是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比较常用的,就是给污水当中输送氧气培养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将会把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这种方法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比较小,且处理速度快。但这种系统需要大量投资,运行成本比较高。而无氧生物处理方法就是采用厌氧生物膜对污水加以过滤,这样就能够得到达标的水。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优缺点,后期无需维护成本,但是前期投资比较大,而且处理效率低下。
 
  我国农村风俗习惯、人口、自然、经济及社会条件差异大,单一的污水处理模式不能达到农村生活污水达标处理的目的。根据我国农村基本国情,生活污水处理大致形成3种模式,即分散处理模式、村落集中处理模式和纳入城镇排水管网模式。
 
  2.1分散处理模式
 
  分散处理模式,即单户或几户,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形式处理生活污水,其适用于人口密度、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目前,庭院式分散处理-街道式局部集中就地处理采用较多。
 
  昌平崔村镇南庄村采取完全分离的生态卫生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灰水经简单的土地处理后可回用,尿液与粪便分离后可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干粪便堆肥返回农田。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2.2村落集中处理模式
 
  2009年,我国提出“连片治理”模式,连片村庄有如下3种形式:(1)对地域空间相连的多个村庄,通过采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2)围绕同类环境问题或相同环境敏感目标,对地域上互不相连的多个村庄进行同步治理。(3)通过建设集中的大型污染防治设施,利用其辐射作用,解决周边村庄的环境问题。该模式适用于污水排放量较大、人口密度大、远离城镇的地区。该处理模式,与污水处理站类似,通常采用生物与生态组合处理等工艺形式。
 
  沼山镇采取“五村”环境连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实现肥田目标,卫生饮水合格率达到98%,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5%。
 
  2.3纳入城镇排水管网模式
 
  城镇近郊区的农村,经济条件较好,能直接接入市政污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可选择纳入城镇污水管网,进行统一集中处理。该方法具有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和统一管理方便等优点。
 
  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浙江义乌市60%的农村污水已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农村生活污水单元处理技术
 
  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各异,但都是各单元处理技术的不同组合。农村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包括化粪池、污水净化沼气池、普通曝气池、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土地处理和生态塘等。根据受纳水体功能要求,结合农村地区经济状况、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条件完备情况和排水去向等,选择适合当地的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3.1预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多且分散,建议遵循雨污分流原则。雨水通过管道或排水沟单独收集,然后直接排入生态系统进行处理或灌溉农田等。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预处理,建议保留化粪池或村民门口附近的坑塘。化粪池不仅可以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除去部分有机质。
 
  开发了新型化粪池,工艺流程为分离池-腐化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该工艺无动力、低能耗、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但是化粪池存在清掏困难、产生恶臭气体和堵塞管道等缺点。四川的排水主管部门建议用格栅沉砂池代替化粪池,在污水接入市政管网之前起到清除大的杂物和防止堵塞的预处理作用,而污水的可生化性并不受到影响,对村民门口附近的坑塘进行合理的改造,可以较容易实现这一目标。
 
  设计了格栅沉砂池预处理装置,清除大的杂物和沉砂,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降低了建设成本。
 
  3.2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农村生活污水有机物含量相对偏高,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处理工艺常常以生物处理为核心。目前生物单元处理生活污水技术已经较成熟,而且很多新型工艺不断被研制出来。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厌氧处理、好氧处理2大类。
 
  3.2.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无需曝气充氧,产泥量少,是一种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要求。农村污水处理中常见工艺有厌氧生物滤池和复合厌氧处理技术。
 
  3.2.1.1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是密封的水池,池内放置填料,污水从池底进入,从池顶排出。该工艺能耗少,操作简便,处理能力较强,滤池内可以保持很高的微生物浓度,不需另设泥水分离设备,出水SS较低。存在问题是滤料费用高,滤料容易堵塞,生物膜很厚,须严格控制进水悬浮固体浓度。在春季低温条件下采用牡蛎贝壳为滤料,研究厌氧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结果表明,污水温度为14〜16°C,进水COD浓度为500〜600mg/L,HRT为14h时,COD去除率可达8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3.2.1.2复合厌氧处理技术
 
  复合厌氧处理技术结合了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和厌氧生物滤池2种反应器的优点,用于处理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的新技术。该技术处理效果好、能耗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利用厌氧处理组合工艺模式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所开发的复合厌氧反应器处理效果良好。
 
  3.2.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方法,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一般比较适合经济条件较好或对出水要求较高的村庄。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好氧工艺有生物转鼓、生物转盘、SBR、生物滤池、氧化沟等。
 
  3.2.2.1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生物膜法的一种。该技术将污水浸没全部填料,氧气、污水和填料三相接触过程中,通过填料上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去除污染物。生物接触氧化池操作管理方便,比较适合农村地区使用。
 
  日本针对分散式农村污水开发的净化槽,其好氧单元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我国在一些用地受限、冬季气温较低、经济条件较好或出水要求较高的镇村,已研究应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如广州市萝岗区埔心村、江苏泰州戴南镇董北村和赵家村、宁夏平罗县渠口乡等。
 
  3.2.2.2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也称间歇性活性污泥法,集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该工艺操作方便、节省投资、效果稳定,污泥不易膨胀,耐冲击负荷强及具有脱氮除磷能力,适于经济较为发达、用地紧张、水量变化大和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农村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相关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欢迎随时来电咨询!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关注官方微信